關廟不只鳳梨 青年社造展製糖業文化成果

印象中的關廟主產鳳梨,但早期卻也是甘蔗的主產地,由關廟在地青年組成的「關廟青」,榮獲文化局113年社造計畫補助,進行一系列的製糖文化工作坊,同時辦理成果展,透過啃甘蔗、復刻糖漏等活動,帶民眾認識在地糖業文化,也替大潭埤354歲慶生。

主持人下口令,台上的參賽者一起啃甘蔗,要比誰啃得快,把白糖加水,最後加入黑糖,大小朋友一起動手做椪糖,另外還有糖漏的小模型,讓大小朋友一起來彩繪,這是關廟青文化協會,所舉辦製糖業文化成果發表,現場相當熱鬧。

關廟早期也在製糖,協會以「關廟製糖業文化」做社造計畫主軸,進行相關推廣教育,也得到文化局的經費補助。大小朋友也用紅龜粿,排成「354」字樣,慶祝在明鄭時期的水利設施大潭埤生日快樂。透過在地團體、文史工作者,整理出歷史資料,讓關廟地區的故事,可以傳承下去,也讓大家知道東門城外的歷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