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港人發聲平台 如水編委江旻諺(校園記者投稿)
【中嘉台北新聞 校園記者盧宥蓁,魏國謙/台北市大安區報導】
《如水》是一本在台海外雜誌,目標為港人建立一個新平台,去做公共事務的討論,目前主要是以海外意見領袖以及知識份子提供文章,填補香港本土無法討論的議題,如探討本土主義發展,讓港人以至外國人可以參與討論香港的公共事務。
如水,對經歷過反送中的港人而言代表著當時的抗爭方式,以李小龍名言「be water」為基礎,意思是如水一般適應萬物,當被防暴警驅散時,他們水蒸氣般分散,然後像水流動,從窄巷逃走,一旦被捕,他們會如冰一樣頑強地反抗。在反送中運動三年過後,國安法與疫情的影響下香港本地的抗爭活動受挫,移民潮與新聞和言論受壓的環境下,港人聲音變得更加難以凝聚,在這樣的環境下又該如何應對?海外雜誌成其一解方,《如水》因而誕生,現時主要以社論形式進行,探討社會和公共事務議題,並讓港人有多一個平台做討論和了解。
在以港人為主的編輯委員會中,卻看見一名熟悉的台灣身影,江旻諺。香港大學畢業以及擔任關注受反送中影響的港人的在台組織「香港邊城青年」理事長的他,十分積極參與港人事務,而他在《如水》編輯委員的工作對雜誌的出版也有莫大的影響力,在台的印刷、存貯、物流等工作也與他有關。高中畢業後赴港升讀大學的他,使他與香港的連結在大學時期便連結起來。
如水編委江旻諺。攝影/盧宥蓁
前港大《學苑》副總編江旻諺
從小對社會議題感興趣的江旻諺,在高中時期已積極表達個人意見,且十分投入太陽花運動,以及研究整個服貿的議題。高中畢業後,他隻身來到香港就讀香港大學經濟系,來港後便遇上「雨傘革命」亦馬上投身運動。在雨傘時,港大學生刊物《學苑》向學生派發刊物,收到這份刊物的江旻諺對《學苑》深感興趣,並成為《學苑》六十年來第一位台灣副總編輯。
在加入學苑後沒多久,當時時任特區首長梁振英便點名批評《學苑》與前任編輯委員提出探討香港民族及香港本土議題的「香港民族論」,江旻諺說這的確是一個頗有趣的經驗,剛上任,剛開始認識周邊的人事便被批評,還是香港的首長。江旻諺提到《學苑》副總編這個工作使他可以更容易參與與了解香港的社會與公共事務,「我不會廣東話,但我可以利用文字去發表我的意見」,也可以籍文字了解社會的事情,他提到因為受「香港民族論」影響,因此在當時的撰文也圍繞著這個理論為核心。而這個經驗加深了他與香港的連結,並促成了日後他所做的事情。
重燃希望 延續如水意志
二〇二〇年六月三十日後,港區國安法實施,加緊了對言論和示威行動的審查,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下,反送中運動接近完全停止,香港的氣氛相較二〇一九年,當時開始瀰漫着較為絕望的感覺。以張崑陽為首的港人海外意見領袖,希望可以成立一份海外雜誌,江旻諺在內的編委希望可以以此方式去重燃港人對未來的希望,也希望可以來建立一個新的平台,延續公民社會與港人需要的社會重大辯論,因而誕生了《如水》,《如水》象徵抗爭當下,如水一般適應萬物。在目前《如水》主要是以海外港人意見領袖與知識份子撰文,就香港不同的社會和公民議題作討論。
在創刊號中張崑陽提到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議題,探討香港在中國的影響下如何建立起香港人這個民族,他表示目前許多人會受到政權模糊的框架所限制,例如在說到何為中國人時,人們會把使用中文和華裔與中國拉上等號,而忽略了許多的背景脈絡,因此如何重塑香港人的香港成為重要的課題,例如該怎麼保持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以及透過香港偏向西方式的司法制度中,與中國做區分。而這種議題港人無法在港順利討論,此時,海外雜誌便達到議題討論之效。而江旻諺提到他在編委中的角色與正常的編輯沒有太大分別,設主題、找文章等工作也是編委要做的事,在前期構思完後,便需要作封面排版再交由台灣作印刷與封裝。
如水雜誌第一期創刊宣言。攝影/魏國謙
突破重重難關 堅持實體出版
江旻諺提到他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資源上的問題,因為一眾編委在海外不同地方,有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地方,而且他們只是學生身份難以取得當地資源,因此需要一個基地去作資源和物流管理,而剛好江旻諺參與了關注台灣主權及經濟的台灣NGO「經濟民主聯合」,在討論過後並協議合作出版,現在是由香港的海外意見領袖整理文章與排版,並交由台灣的出版社出版與印刷,同時也會做存儲與物流等在台銷售及外銷至海外的工作。而江旻諺也提到因為編委在各地,時區也有不同因此討論的時間也需要配合,並最後是由他來配合,平常在台灣時間凌晨十二時進行線上討論,「只要不要討論到太夜便好了」他這樣笑說。
問到為何要以實體出版的時候,江旻諺笑說當初其實目的很單純,他們認為實體雜誌為讀者帶來的溫度與連結,他也在表示未來也會設立網媒,但也主要是以實體為主。但實體雜誌也表示需要配合物流運送,在送往海外的困難並不大,但運往香港則需要一些特殊處理,例如進行匿名等方式,也因此會有可能發生無法正常收貨的情況。江旻諺表示無法透露更多,但為了保障在港的訂閱閱者必須這樣做,因此他們也建議在港港人以訂閱電子書為主。
如水雜誌的外銷流程。製圖/魏國謙
無悔所做的事 堅持自己
積極社會參與的江旻諺擁有眾多身份,《如水》編委、「香港邊城青年」理事長、「經濟民主聯合」研究員等,這些身份也使他比正常的參與者受到更多的關注,相對地也面對更多的危險,他提到他也曾受到肢體傷害,但他也說唯有自己更謹慎一點,例如加裝閉路電視等。江旻諺表示他不會因此後悔,因為這是他想做的事情,他也笑說「除非我的手被砍下來吧,那時可能會不做」,但目前也沒有任何放棄的想法。
對他而言與其擔憂受到攻擊,他比較擔心受攻擊背後的台灣未來,「我常常也說台灣並不安全」江旻諺提到在台的公眾人物受攻擊的背後,是預示着台灣未來的進程,他以當初香港港獨重要人物梁天琦在港受襲擊為例,他認為在香港之後中國會更留意台灣,而他擔心這些攻擊行為又會否像香港般成為常態,台灣又會否走向如同香港的路呢,他反而比較著眼在這些位置上。
江旻諺在如水雜誌的撰文。攝影/魏國謙
日漸專業化 海外建構香港公民社會
江旻諺提到目前《如水》是評論模式進行,比較偏學術式一點,他表示在未來會加入更多新聞專業的人員與製作新聞題材,他提到新聞業是一門專業,而加入新聞元素也可使《如水》更進一步專業化。另外電子書方面,他也提到在以往他們是用Google slide 製作,閱讀體驗也較為差,因此他們也在製作應用程式,讓讀者有更加好的體驗。江旻諺現在香港的抗爭方式與二〇一九年時不同,當時會以國際線進行遊說與爭取國際的關注,但現今則比較像是在海外延續抗爭,他提到《如水》可以用作海外建構香港公民社會,在香港難以持續抗爭的情況下由海外延續,並建構一個新的平台讓港人探討公共事務,並凝聚港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