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贈書 性平種子遍地開花(校園記者投稿)

【中嘉台北新聞 校園記者王菁、鮑琇微/臺北市報導】身為華文地區第一家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以推廣性別平權為己任;經過多年耕耘,更於2007年被歸為臺灣女性文化地標,成為外國遊客、關懷性別議題者的朝聖之地。除了販售書籍,女書店也與國中小學合作,推動「性別友善蒲公英計畫」,透過贈送性別平等教育書籍、舉辦講座,從小扎根,提升孩子們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懷與重視。

 


↑女書店董事長宋順蓮女士。攝影/鮑琇微


↑女書法家董陽孜所題。攝影/鮑琇微

女書 女抒

 

「女人寫、寫女人、為女人寫」為店內選書宗旨。女書店於1994年創立,店名源自創辦人鄭至慧走訪中國湖南省江永縣,埋首研究多年的「女書」(流傳於中國湖南省江永縣,專屬於婦女間使用的文字,多為五言或七言詩歌體,創作內容多為婦女的心情自抒)。早期,女書店也出版女性主義相關議題書籍;店內同時曾為婦女新知基金會培訓婦女法律諮詢志工的基地,現今女書店董事長與財團法人台灣女書文化協負責人宋順蓮女士,即為昔年受訓志工。

 

「那個時候會說妳是搞婦運,妳就是壞女人!」憶及早年於婦女新知基金會服務的光景,宋順蓮深有感觸。小小的辦公室,空間不大,卻乘載無數女人們的意志,一路走來為女權自由長期抗爭。「原來是社會有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宋順蓮說。婦運前輩們在推廣、倡議、法制面奮鬥,從夫妻財產制到子女姓氏修法成功,由制度著手,喚醒大眾對於女性權益的重視。從倡議到修法,彷彿拓荒與播種,而今社會普遍已不再將女性主義者視作「壞女人」;女性所應享有的平等與權利也獲得重視,足見前輩們所播下的種子已結實纍纍。

 

性別友善蒲公英計畫 

 

從女權出發,女書店關心的面向並不侷限於女性主義。

 

「女抒」、「同言同語」、「男性研究」、「性別教育」,店內書籍囊括性別議題的所有範疇,類型由輕鬆到嚴肅,如探討性傾向的漫畫、繪本與影視DVD,或是以社會科學角度出發的研究書籍,種類豐富多元。不論生理性別為男性、女性、雙性、無性;年齡是未成年、青少年、中老年,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讀物。

 

近年,女書店更發揮選書專業,推動「校園好書愛閱讀・性別友善蒲公英」計畫,與各界贊助者合作,捐贈性別教育、性別認同等相關書籍予各級教育機構,範圍涵蓋國小至大專院校,旨在推動校園內的性別平等意識。接受贈書的學校會於圖書館內設置「女書專區」,集中放置受贈書籍,打造性別友善小角落。除了贈書外,女書店也會於各校舉辦講座或讀書會,主題依校方需求而訂,如兒童人權意識、性平法規等議題。

傳播性平種子至校園

 

剛出生的幼兒並不存在對性別的認知,但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性別刻板教育與社會氛圍影響,性別認知逐漸成形;因此,透過性別教材幫助孩子們培養獨立思考、尊重他人的意識至為關鍵。女書店在挑選書籍時會依據學生年齡與教師需求選擇相對應的性別教育讀物,像是針對國小校方提供繪本與專書,讓孩子們可以透過繪本認識課本未提及,但生活中會遇到的性平議題;教師們也可以透過性別專書瞭解性平教育,並思考該如何帶領孩子們探索相關議題。

 

參與蒲公英計畫的新北市板橋區大觀國小教師紀孟均認為,學校的性平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平時常見的繪本多偏向性教育,如認識身體或身體界線等題材,缺乏討論多元性別的讀物。「現在這個時代的孩子,他們從小是會接觸(多元性別)的」身為第一線教育者的紀孟均發現學生生活經驗中經常接觸性別議題,課本卻甚少提及,因此主動向女書店反應,期望透過繪本提供孩子正向理解性別多元化的途徑。

 

紀孟均印象較深刻的書籍有《阿肯的歡樂之家》——國內第一本本土創作的同志家庭繪本。書中從小男孩阿肯的視角出發,描述阿肯和社區內同志大家庭互動的情景,帶領讀者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多元成家議題。另一本是具有女性培力意識的繪本《築夢飛翔,我的世界宇宙大》,透過介紹臺灣科技領域傑出的女性故事,打破一般人對於「女性職業」的刻板印象。不只是學生,許多校內教師也會前往圖書館借閱性別專書,藉由吸收相關知識豐富課程內容。看見學生對於繪本的熱烈迴響,教職員社群也開始討論如何透過繪本推動校內的性平教育課程,形成一連串正向循環。

男人 女人 不男不女皆自在

 

早期女書店出版許多暢銷經典書籍;後來因自行出版書籍成本過高,以及現代人閱讀習慣改變,導致長期虧損而一度於 2017 年面臨倒閉危機,所幸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多方援助才得以繼續經營。

 

「大家希望這個城堡是一直在的」宋順蓮談到倒閉危機時說道。為了守住這塊堡壘,女書店發展出多角化經營方式,除了網路與實體書店並行,也著手推動諸多計畫,前述「校園好書愛閱讀・性別友善蒲公英」計畫即為其中之一。

 

女書店的最終目標是透過閱讀與所有人一同打造性別友善社會。

 


↑留言簿內遊客感想。攝影/鮑琇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