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競技走回街頭 柯家恩的滑板生活(校園記者投稿)

【中嘉台北新聞 校園記者程欣瑩、方敬、詹子萱/臺北市南港區報導】「滑板為什麼好玩?就是因為可以互相交流。」8歲開始接觸滑板,10歲就成為NIKE第一批簽約的職業滑板選手,現年29歲的柯家恩參加過無數場比賽,一次在廣州比完賽後,看到選手們互相切磋、交流,體認到玩滑板不能只是競爭,而是要互相交流滑板技術及滑板周邊,加深對滑板文化的認同。為了讓滑板不流於比較,柯家恩創立臺北失控(TPOOC)滑板團隊,期盼透過拍攝滑板影片、舉辦滑板紀錄片派對,讓大眾一同參與滑板文化。

 

↑滑板不僅是項競技運動,更是街頭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叛逆的街頭運動—滑板

 

滑板起源於40年代的美國加州,當時一群推著蘋果台車的工人,把站上台車下坡滑行作為一種娛樂,之後演變為現在看到的滑板運動,原來台車上的鐵輪也在70年代改良成避震性較好的橡膠輪和塑膠輪。而在7、80年代,滑板的形狀越來越豐富,技巧也跟著百花齊放,像是最代表性的豚跳(Ollie),豚跳就是當滑板人一躍而起時,滑板也會跟著腳一起提至空中的基本動作,為70年代的滑板愛好者艾倫·格爾凡德(Alan Gelfand)所發明。然而技巧越多,危險性越大,多起滑板造成的運動傷害事件,讓大眾對於滑板這項運動的觀感逐漸變差,滑板開始與「叛逆」劃上等號,並走向街頭。從此,滑板人開始挑戰街頭上出現的障礙物,滑板也因此被認為富含著自由、獨立、打破規矩的意涵。

 

從街頭走向世界 滑板奧運初登場

 

2020東京奧運首次把滑板納入正式比賽項目,參賽者依性別區分,並把項目分為街頭賽和公園賽。每一位參賽者必須展現一系列技巧,評審會依據技巧的難易度、速度、高度和獨創性來評分。滑板在奧運的出現,讓這項運動不再被定義為非主流,也不只是一群人的街頭玩意,而是登上世界級殿堂的正式運動項目。

 


↑起源於街頭的滑板運動已成為奧運項目之一,不再是叛逆的代名詞。照片提供/柯家恩

啟蒙教練是自己 成就感推他前進

 

「滑板這個東西為什麼可以黏在腳上?好神奇。」8歲的柯家恩,當時在圓山的滑板場溜直排輪,看到有人在溜滑板,萌生對滑板的好奇心,因此開始踏上他的自學滑板之路。柯家恩表示,以前台灣的滑板教學還不普及,很少教練做專門教學,滑板的基礎及技巧都是靠他自己摸索而來,自己就是自己的啟蒙教練。練習主要是靠看影片揣摩或是直接去滑板場上請教資深的學長,尤其有些動作在那時候的台灣是沒有人會的,像是飛跳台、轉體360度、翻板以及抓板。

 

柯家恩說,由於練習的路上都是自己摸索,在技巧上一定會花比更多的時間在揣摩、學習。但滑板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不像投籃,閉著眼睛投十顆可能還會中一顆,滑板可能是跳一百次,還不一定會成功一次,但正是因為付出很多,真正成功那一次時的成就感是非常大的,因此成就感是他持續練習、前進的最大動力。

 


↑柯家恩的滑板路上沒有教練的引領,一切技術都是靠自己摸索而來。照片提供/柯家恩

令柯家恩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圓山滑板場有一位年約60歲的愛心阿伯,大家都叫他「福州伯」,福州伯會固定在滑板場幫忙掃地,而他本身有一些滑板基礎,剛好英文也還不錯,在一些外國選手到滑板場玩滑板的時候,他就會去跟那些選手請益滑板的技巧和觀念,像是如何翻板得更順暢、如何在滑板上讓肢體協調得更穩定等,再把獲得的這些知識轉述給他,讓他受益良多。柯家恩笑說,福州伯也算是滑板場上的另類教練,在一個人自學滑板的日子當中,福州伯的口述教學對他來說是十分特別的回憶。

 

國內比到國外 競爭心態轉為友善交流

 

10歲成為職業滑板選手後,柯家恩到處比賽,也開始對比賽抱持著很重的得失心。「小時候出去比賽,我都在想著如何把其他選手幹掉。」柯家恩認為,台灣的傳統觀念把競爭擺在第一位,因此那時的比賽只要沒有拿到第一名,他都會覺得自己失敗了,並難過一陣子。直到快18歲去廣州參加以街頭賽事為主的「大招賽」,這場賽事只有一次機會可以完成高難度動作,因此失敗機率高,難度也較高。這場比賽改變了柯家恩對競爭的想法。當時,柯家恩並沒有在這場比賽中獲得名次,因此他一如往常地感到失望。賽後,當他看到其他參賽者不管有沒有得名,都一起在場邊開心地互相交流、切磋滑板技術,他才驚覺自己的得失心,已經影響到當初認為玩滑板很酷、很好玩的初衷了,因此決心不再把競爭視為玩滑板的目的,而是讓玩滑板回歸簡單的樣貌,把每一次的比賽都當作和高手朋友們的滑板聚會和交流。

 

當柯家恩不再把競爭看得如此重要,他發現其實滑板也可以成為人與人的另類的溝通語言。柯家恩回憶,一次去美國比賽時,他在馬路上滑著滑板,路上其實就會有人跟他使眼色打招呼,或直接稱讚他的滑板很酷、很帥。再到當地的滑板場玩滑板,只要他表示自己來自台灣,當地人就會熱情地介紹他這個地方的特色,並告訴他有什麼在地的食物好吃。柯家恩笑說,自己的英文不太好,滑板就像他另外一個語言能力,讓他認識來自各地,並且跟他一樣喜愛滑板的人們。

 

記錄滑板文化 塑造潮流風格

 

為了不讓滑板只流於競爭,而是藉由推廣滑板文化,加深對滑板文化的認同,柯家恩與幾位好朋友央露、小翼、得民、馬克等人創立臺北失控(Taipei Out Of Control),簡稱TPOOC的滑板團隊,透過平面影像和動態影片的方式在記錄著他們的滑板生活。柯家恩認為,推廣滑板文化的基本核心就是拍攝滑板動作的影片、照片,把影片剪輯成滑板紀錄片,建立一個網路社群,再從社群推送出去。而TPOOC就是想透過生動的照片、影片把滑板好玩、有趣的一面,讓更多人看見,認同滑板文化。

 

柯家恩說,以往看到的滑板影片,通常是30分鐘、40分鐘,甚至是1個小時,但現在的人往往無法看完這麼長時間的影片,因此他們剪輯幾十秒的精華片段,放在TPOOC的Instagram帳號中。「有時候連三秒的片段,都是試了上百次拍攝出來的結果。」柯家恩表示,由於滑板的不穩定性,不光是動作要成功做出,動作也必須做得好看、流暢,因此大眾看到看起來很炫、很酷的片段,都是他們花很長的時間進行拍攝的。

TPOOC蒐集平時拍攝的滑板影片,剪輯成一部記錄長片,在2021年2月初, 舉辦了紀錄片的首映派對「台北失控3 Video - #街頭本是同根生」,透過紀錄片讓大家看到TPOOC平常玩滑板的真實生活。柯家恩希望滑板文化可以不只限於滑板,而是連結更多其他的街頭文化,因此柯家恩結合屬於街頭文化的嘻哈文化,找來說唱歌手朋友、音樂DJ,像是BCW、國蛋GorDoN、DJ Afro等人表演。柯家恩也認為,邀請本身也有玩滑板的知名音樂人來同樂,更可以藉由他們的知名度擴大滑板文化,讓不是那麼了解滑板的大眾也能參與其中。

 

除了拍攝滑板影片,TPOOC也走入網路社群以及網路商店,販售專屬的滑板以及潮流周邊,成為所謂的潮流品牌。柯家恩認為,滑板從來就不是用來競爭、比賽的運動,而是屬於潮流和流行的一種文化,玩滑板不只要玩得好而已,形塑自我的風格也很重要。因此 TPOOC推出像帽T、T恤、以及自己設計的滑板,這類較接近街頭文化的單品,來塑造滑板的風格和形象。

 


↑柯家恩創立TPOOC團隊,除了拍攝滑板影片外也推出街頭風的周邊商品,形塑滑板人的獨特風格。照片提供/TPOOC

然而,TPOOC並不是他們的主業,柯家恩與他的夥伴們是用他們對滑板的熱情在支持著TPOOC。柯家恩感嘆,由於滑板事業沒有固定收入,因此他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平時要靠大家衡量自己的時間,抽空出來練習、拍攝,團隊才能持續運作下去,像是他自己還有在做個人的滑板教學。柯家恩表示,因為滑板在台灣沒有「職業化系統」去支持著滑板選手的生活,「職業化系統」就像是台灣棒球,有企業和球團的支持和栽培,讓選手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去比賽,因此少有人把滑板相關事業當作主要的收入來源,這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嚴重受傷 意外開啟滑板教學

 

說起開始做滑板教學的契機,柯家恩說,兩年前在內湖的街道上練習時,從場地的牆壁上跳躍下來,沒有控制好力道,膝蓋往內側縮的情況,造成膝蓋著地,膝蓋前十後十的韌帶都斷裂,醫生研判完全恢復至少要一至兩年。突如其來地嚴重的傷勢,讓當時的柯家恩開始思考,這輩子是不是要放棄玩滑板了?直到朋友來醫院探望他,問了他,以後是否還要繼續玩滑板,柯家恩第一個反射回應是「滑啊,為什麼不滑?」他才意識到原來滑板已經根深蒂固在他的生活,是他永遠不會想放棄的運動。但受傷的情形,還是讓他無法像之前一樣到處比賽、盡情玩滑板,因此他選擇從滑板教學中重啟他與滑板的連結。

 

「雖然我的動作無法像以前選手時期一樣流暢,但我還是有能力可以教別人。」柯家恩的拐杖拿了八個月,靠著慢慢復健,一步步恢復到可以玩滑板的狀態,並開始做教學。柯家恩認為,自己受傷的經歷,可以透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就算受了傷,只要堅持去克服它,一步步站起來,就可以再繼續玩。受傷的經驗讓柯家恩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的安全,讓學生「不害怕跌倒」是他教學的基本準則。柯家恩表示,由於學生們都會穿著護膝,因此他教導他們跌倒時一定要膝蓋跪地,並且用滑壘的方式往前進,這樣才安全。柯家恩認為,有安全的跌倒方式,才能讓學生不畏懼挑戰滑板的任何動作,因此如何安全地玩滑板,在玩滑板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

 

↑柯家恩希望將自己淬鍊出的滑板技巧傳遞給學生,讓他們能更快上手。照片提供/柯家恩

 

場地侷限 盼未來增設正式滑板場

 

由於滑板成為東京奧運、亞運的正式比賽項目,台灣也越來越多人開始學習滑板,柯家恩指出,臺灣目前缺乏的是能夠正式比賽的比賽級滑板場。臺灣多半的滑板場地都是結合極限腳踏車、直排輪和滑板的綜合場地,沒有一個正式的場地是專門給滑板使用的。

 

柯家恩說,滑板場地的設計雖然看起來都大同小異,但在材質的選擇上,比賽場地多使用水泥場地,而練習場地多使用木板場地,像是他目前教學的地點「南港極限運動場」就是使用木板場地。他感嘆,現今許多國際城市像是上海、東京,都有國際級的比賽場地,但台灣多半以練習場地為主,在場地侷限的情況下,也少有大型的滑板活動或比賽在臺灣舉行。因此柯家恩期盼,未來臺灣能夠有大型的正式滑板場,讓來自不同國家的滑板選手都能在那裡一起玩滑板、互相交流滑板文化,讓在台灣玩滑板也能是一件很「國際」的事。

 

柯家恩秉持對滑板文化的熱愛,透過拍攝影片、設計潮流周邊的方式,塑造TPOOC的滑板品牌形象,加深大眾對滑板文化的認同。在他的推廣下,滑板不再只是競爭、比賽的運動,而是一種潮流文化。他也持續致力於滑板教學,在注重滑板安全的環境下,把他玩滑板一路摸索的技巧、方法,都傳承給他的學生。柯家恩的滑板生活還未完,未來,他還會帶著他心愛的滑板,在街頭持續前進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