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都中心首辦社宅展 盼落實居住正義(公民新聞)

【中嘉新聞 公民記者陳婕柔、劉芯妤/台北市採訪報導】

國 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2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社會住宅展《我們+》,展覽透過文字及影像設計,呈現展區「倡議」、「實踐」、「趨勢」以及「生活」的四大特色,並進一步討論循環經濟和高齡化議題,讓民眾從中了解社會住宅的過去發展史與未來目標。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副主任許國璋表示:「你們展覽也有看到,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教什麼是社會住宅,因為其實很多民眾還是不了解這樣的產品(社會住宅),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社會住宅。」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社宅仍然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我們+》從歷年來的社宅運動出發,看見政府和人民對話的結果,向大眾展示臺灣社會住宅的溫暖和多樣性。不過近年來,由於無力負擔房屋的族群越來越多,所以社會住宅對他們來說,更是不可或缺,政府也在推廣上做出許多努力。許國璋說明,「今年社會住宅,已經預計要新建的戶數,中央加地方大概也8萬5000(戶),那這個月到現在可能已經8萬6000(戶)多了,那這樣的數字其實未來都會陸陸續續地蓋好。」

截至今年8月,社會住宅數量由2016年的1萬4950戶,增加到14萬4008戶,這些社會住宅不僅提供給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也設有青年創新回饋計畫,更與大專院校合作,提供宿舍給學生居住,為年輕族群提供多元管道入住社宅。然而,無法確定的是,這些年年增加的社會住宅能否有效的達到居住正義?久康街木柵社會住宅學生陳同學(化名)說:「我覺得有幫助到欸,因為其實說實在,你一個月7、8千(元),沒有廚房又沒有陽台,跟一個月5、6千(元),有廚房又有陽台,就是整個生活品質會差很多。」

對於學生來說,雖然社會住宅提供良好且安全的居住環境,但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夠居住到社會住宅。學生在未來該如何面對和解決,是無法避免的難題。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主任林育如說:「所謂的學生的住宿、學生的居住怎麼跟社會住宅結合,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需要從學生端、從學校端去說出來你們的需求到底是什麼,那才有機會回到政策上面。」 對於社會住宅的問題,學生和校方還是需要多和政府做溝通,才能有效解決。而政府預計將於明年達成20萬戶社宅的目標,希望不只能解決爭議,也能幫助到更多學生和民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