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觀環保還能做料理 可食地景進三峽校園

新北市三鶯社區大學推動可食地景課程,將園藝、農作、環保與藝術融合成 一種生活美學。課程帶領學員走進中園國小的閒置空間,就地取材打造螺旋花園,並以自然工法種下青椒、茄子等作物。不僅美化校園環境,也讓參與 者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連結與永續共生。

看似簡單的磚塊、落葉與雜草,經過巧手堆疊,竟然變身成一座可食用的地景藝術,新北市三鶯社區大學開設的「可食地景」課程,選在中園國小內一塊原本雜草叢生、閒置的空間,4位學員跟著老師一起翻整土地,種下青椒 、茄子與萵苣,全程不施農藥、不灑化肥,強調與自然共生。

不同於傳統農耕,可食地景強調設計美感與環境融合,像這樣的螺旋式排列 ,除了美觀,也能引導水流、促進陽光分布,有效提升植物的生長效率。還 運用忌避植物如薄荷、九層塔等達到驅蟲效果,讓學員們上了一堂最實用的 課。

社大老師謝美玲表示,未來希望將這樣的概念推廣到更多社區和校園,邀請 更多人加入課程,透過實作讓人們親近土地,更理解自然資源的珍貴。而這座螺旋花園,也將由學童與學員共同照顧,收成後的蔬果,更能成為食農教育最直接的教材。

記者 施凱文 新北報導

關心地方事 掌握在地新聞

請訂閱「新北生活台」開啟小鈴噹 https://www.youtube.com/@bbcatv

還有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見:

中嘉|新聞網-新北市新聞 https://news.homeplus.net.tw/localnews/10

加入我們的FB-中嘉寬頻|新視波/家和 https://www.facebook.com/bbcatv

加入我們的FB-中嘉寬頻|數位天空 https://www.facebook.com/@skydigitalcatv

延伸閱讀